近年来,板桥镇结合实际,全面深化“锋领板桥”党建品牌,全力推进共富工坊建设,重点打造“花田里”“酒香南屏”“竹梦同兴”共富工坊,高质量推动镇域南北中三大板块互促共富,进一步巩固和提升“抓党建、创品牌、促发展”的工作格局。 “花田里”共富工坊 研习钱氏家训,遇见吴越千年。来板桥镇“花田里”共富工坊,沉浸式体验特色研学,感受吴越四季,体悟吴越文化。板桥镇立足上田村、花戏村的农文旅产业特色,突出“片区组团”发展模式,打造“花田里”共富工坊,推出《花田里·悟家训》吴越文化研学线路。通过党建引领,推动特色研学产业实体化运作,持续促进吴越文化的传承弘扬与活化利用。目前已累计开发游玩产品50余种,开展各类吴越文化特色研学活动及亲子野趣活动60余场,做到“周周有活动,月月有主题,季季有派对”,吸引区内外中小学生20余批、5000余人参与,带动当地50余人实现就业,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显著,持续做大了共富“蛋糕”。 “酒香南屏”共富工坊 三口香,口口香。来板桥镇“酒香南屏”共富工坊,品尝特色农家酒,参观老物件博物馆,畅游古风露营地。板桥镇依托三口片区产业特色,重点打造“酒香南屏”共富工坊,以“古法白酒酿制”为核心,改造闲置多年的老茶厂,建成集生产、销售、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古法酿酒工坊,推出三口特色酒品牌“三口香”,真正实现“旧厂”变“酒厂”。同时,通过多方协作建成“三口姐姐”共富直播间,串联品秋农业、葱坑杨梅、古风露营基地等农文旅产业基地,以“三村五点”架构推行“村村抱团”“村企合作”“片区组团”等合作模式,吸纳13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,可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25万元以上,相关产业增收100万元以上。 “竹梦同兴”共富工坊 竹梦同兴,多维赋能。竹筷、竹席、竹丝……生活中常见的竹产品从哪里来?到“竹梦同兴”共富工坊一探究竟!板桥镇坚持党建统领,抢抓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机遇,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。桃源村、牌联村、界联村三村共同成立杭州临安三兴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,建成总占地50亩、投资1200万元的“竹梦同兴”共富工坊——竹材分拣中心。该中心按照“聚集一批、淘汰一批、提升一批”原则,对牧松线沿线散、乱、差的竹加工作坊进行“撤整归并”,招引集聚相关企业20余家,解决100余名村民就业,日加工竹子总量达150吨。三个村每年可获得70万元的租赁收益和20万元的光伏发电收益,实现村集体增收、竹产业升级与村庄环境改善的多重效益。
|